面对飞速发展的物联网,近日有行业分析专家指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物联网更多地会倾向于率先在垂直行业里蓬勃发展,此外还有三种趋势值得关注。
(1)更加丰富的连接技术
物联网的基础是连接,任何物联网应用的底层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大家比较熟悉的连接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和GPRS、LTE、NB-IoT等蜂窝连接技术,当然还包含了工业总线、以太网、PON等有线连接技术。
现在最受市场广泛关注的当属NB-IoT。随着2016年6月NB-IoT标准协议的冻结,NB-IoT着实又掀起了物联网市场新一波热潮。NB-IoT作为窄带蜂窝低功耗广域技术,其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非常适合那些远距离传输、数据量少、需电池供电长久运行的物联网应用。
在实际场景中,大部分物联网应用通常只需要传输很少量的数据。例如,对于桥梁的位移状态数据进行采集,虽然数据量并不大,但桥梁一般位置比较分散,而且一般都不具备供电环境,传统的2G/3G通信对功耗要求较高而不能应用部署。NB-IoT的出现,将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更多类似场景的接入需求。
国内三大运营商正在争相部署NB-IoT试点,中国电信已宣称今年6月将实现NB-IoT 800M全网覆盖。NB-IoT当前主要芯片厂商为Qualcomm、华为海思、中兴微,主要模组厂商为Ublox、移远通信、中兴物联。整个NB-IoT产业预计从2017下半年开始走向成熟。
关于NB-IoT产业的未来,可以引用盖茨的经典名句以共勉:“我们经常高估了今后一、两年内将发生的变革,但又常常低估了今后10年内将要发生的变化”。
(2)构建生态圈 vs 拥抱生态圈
在真正万物互联到来之前,业界将形成几大物联网生态圈,无论是企业还是开发者都不得不依赖于生态圈生存、发展。
构建生态圈的典型代表企业主要包括:GE(Predix)、Siemens(Mindsphere)、华为(LiteOS/OceanConnect)、阿里巴巴(YunOS和阿里云)等。公司不但需要具备操作系统、互联协议或物联网平台等核心技术,并且需构建合作伙伴生态,为生态伙伴提供开发指导及相关营销支持。
GE Predix是生态圈构建者中的典型代表,不同与以往的设备连接与数据采集平台, GE把Predix平台定位为工业互联网的云操作系统,实际上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应用开发环境及配套工具,用户可以基于自己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发数据采集等应用,当然Predix的功能远远不止于此。构建物联网生态圈,技术仅仅是众多必备要素之一,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在价值链上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联网应用开发是一个涉及操作系统、硬件、网络、互联协议、云平台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如GE、Siemens、华为一般有实力与资源构建生态圈者,可谓凤毛麟角,即便如此也不可能独立覆盖其间的所有环节,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企业来说,在无法构建生态圈的情况下,最好的做法就是拥抱生态圈,同时只聚焦于自身专精或擅长的业务领域进行应用创新。
(3)商业模式创新
物联网曾经一度被视为“高大上、有前途”的明星产业,现而今却因为难以实现盈利而饱受诟病。根据IBM的统计,大约2/3的物联网项目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其中不乏 “伪需求”、技术平台选择不当,项目无法落地等各种问题,但更多的失败项目,则归因于商业模式。
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想在2C端物联网市场赚钱异常艰难,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愿为无法解决实际痛点与需求的各色的消费类智能单品买单。2B市场尚且有利可图,比如映翰通能够为电梯制造商提供远程维护方案,能够直接为用户降低差旅成本,用户自然也非常愿意为方案买单。2G(To Government)市场虽然能够靠政府投资拉动需求、赚取政府补贴,但受政府政策影响极大,并非长久之计。想要“掘金”物联网,除了真正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部署应用外,商业模式创新也非常重要。